榴月劳开荣
高一(10)班杨科浩
逾百年的今日,大洋彼岸的工人们以流血牺牲的斗争,换取了来之不易的劳动节,时过境迁,再度体会其创立的初衷,我投身于劳动实践中去。
劳动者伟大如滔川平泊,纵横身影于深海青空,高楼瓦房,晨光微熹而作,霓虹渐上而息。或焚膏继晷钻研学术,或素衣白褂妙手回春,或几尺方寸满育桃李;劳动者又平凡如你我,风尘仆仆擦肩而过,一片小的耕耘,酿就一片丰实的收获。
正是平日最易忽视的清扫,却也是劳动意义的生动体现。拿起浸润的毛巾,顺着墙沿擦拭地板,擦拭衣橱,擦拭裱框......劳动是消磨时间的最佳选择,也是回报效比最高的方式。
虽不能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田垄劳动,不知流水线生产娴熟作业,更无法感受疫情时期一马当先的劳动人员的工作,但总有一句老话让我们感同身受------“劳动最光荣”,每一个劳动者,都是熠熠生辉的存在,就如同将那句有趣的悖论稍加修改后所呈现的一样:我劳动,所以我存在;我存在,所以我劳动。因此,劳动是最朴实无华的事业,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永恒的是精神,是内涵。
披星戴月,脚踏实地,我们永远是寰宇之下的赶路人,劳动驱使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解放双手注定人类需要利用劳动创造价值,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收万颗子’,拔地而起的是世界奇迹金字塔,耸入云霄的是惊为人叹东方明珠,盘龙海洋的是绝世工程港珠澳大桥,一砖一瓦,一石一砾,固然微不足道,凭借人的智慧与劳动,却使其永垂青史。劳动者亦是创造者,奇迹亦是劳动的产物。
时代的暴风雨没有停歇,劳动者恰是社会转型中的新鲜血液,他们赋予时代最鲜活的生命力。世纪风雨,劳动者是敢于掀波翻浪的水手。新型职业的产生,更是为新时代的劳动意涵注入了丰富的元素。他们意气风发,艰苦奋斗,将人类带向奏满华乐的新篇章。
作为新时代的守望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秉承劳动精神,坚守工匠风采,不忘劳动节设立初衷,笃信“一双手可自力更生,可拼搏未来,可创造价值”。我们应将劳动精神始终贯穿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锐意进取,不负韶华,让劳动荣光永照在这片圣洁的大地上。
高二(1)班 林璐 同学正在洗碗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高二(1)班 林璐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立命。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但劳动不只是宏伟的建设,精巧的设计,更是点滴的付出,常见的小事。任何简单的行动都是劳动实践的一部分。海纳百川起于一江一河的汇聚,楼高千尺始于一砖一瓦的积累。因此,劳动应从点滴做起,从力所能及之事做起。人生在勤,时时刻刻都不能忽视、停止劳动。
可做的劳动有很多,家务,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们因着学生的身份,理所应当的享受着舒适与便捷,将家务抛给父母,一心只顾圣贤书。但,家务是全家的责任,是每个家庭成员所应承担的义务。小时候我们爱唱“劳动最光荣”,渐渐长大却将家务当作父母的义务,我们懂“粒粒皆辛苦”,却无法体谅父母的不易。我们以二者不可兼顾为由辩解逃避,殊不知父母也有工作与家庭两难间奔波的辛劳。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应感恩父母两头兼顾的奉献与关怀。口头上的甜言蜜语比不上无言诚恳的劳动,家务不仅能收获劳动技能,更能切身体会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不索何获,任何汗水的挥洒都不是理所当然,唯有付出才有回报。
人生在勤,劳动不止;不索何获,行必有果。
勤奋刻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星星之火代代延续的荣光,是华夏文明重振山河的脚印。劳动的种子早在千年前就扎根在黄土地上、奔腾而东的长江边。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劳动的智慧闪耀了千年,也沸腾了千年,现在依旧以他铿锵有力的脉搏昭示着他磅礴的力量。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在劳动中才能收获鲜花与掌声,认可与赞赏。
正值五一劳动节之际,我们更应该从力所能及之事做起,肩负应尽的责任,分担应行的义务,在劳动中提升自己,感恩父母的奉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一10班杨科浩同学正在擦地板
高一10班杨科浩同学正在擦衣柜
上一篇:贵阳一中战“疫”在行动之三十七“文科支部——花开疫散,校园重启”
下一篇:【劳动话温情】贵阳一中学生居家劳动感悟展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