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先哲有言:知行合一。年轻学子,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在具体问题和实践活动中运用和检验自己的所学,这就是研学的意义。2021年4月23日至24日,经过精心策划和深入动员,贵阳一中高一年级400余名同学到安顺屯堡进行主题为“滇黔江南情 韵味屯堡风”的研学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屯堡建筑的军事功能与生活功能的结合”“屯堡人民的服饰工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遗韵”“屯堡古村落的水环境和农耕智慧”等内容,了解了屯堡当地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深刻地体验了“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收获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研学中,同学们都认真聆听讲解,仔细做着记录。走在村寨或狭长或弯曲的街巷中,同学们或与当地老乡认真攀谈,了解当地人文情况;或认真观察房屋的结构,探索这些石头建筑几百年不倒的奥秘;或惊叹于曾经的雕梁画栋,醉心于垂花门楼、戏楼前;或被清幽宁静的小院吸引,感慨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或细读门楣上一副副对联,从中感悟祖先们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徜徉其中。
屯堡服饰是屯堡人的文化表征,在屯堡村寨,无论走进哪家哪户,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妇女的服饰。屯堡中流传着四句话,“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其中“罩罩”指的是当地妇女“三络头”发型,“吊吊”指的是妇女们的银耳环,“扫扫”指的是丝头系腰,“翘翘”指的是凤头鞋,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当地妇女服饰的特点。屯堡妇女服饰文化展示着600年前明朝汉人的习俗,被称为明代服饰“活化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摩老人们纺线、制作“丝头系腰”的过程,看着繁琐的工艺,精美的腰带和绣工讲究的凤头鞋,同学们连连咋舌,纷纷点赞,女同学们还拿起针线,有模有样的跟着绣起来。
“地戏”,当地老百姓称为“跳神”,是江南水乡文化、军旅文化、当地本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交融发展而成的,是安顺屯堡文化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现象。鲍家屯地戏班子的表演,让大家对地戏的表演形式有了感性的认识。傩面是地戏的重要道具,同学们亲自动手,给傩面上色。按照人物不同的形象、立场划分,地戏面具大致分为“将帅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和“动物面具”四大类,面具色系大致分为“红、粉、蓝、黄、青”五大色调。当自己亲手上色的面具完成之后,同学们对地戏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在鲍家屯村所处的坝子上,邢江河自西流入,数百年来是该村饮水、灌溉的重要水源。而满足该村2000多亩田地灌溉的是一项古水利工程。该工程由分水枢纽水仓坝,将河流分为两条干渠,再经过二级分水坝,将水量分配到下级渠道,逐次递推,形成“一坝一水一片田”的功用,可以满足不同高程农田的自流灌溉,因而被世人誉为“黔中都江堰”。古水碾坊就是这项工程的重要遗迹。在参观古水碾坊的过程中,同学们在纷纷感叹古人水利智慧的同时也来到水渠边进行实地勘察和水质检测,把生物课、地理课、化学课的课堂搬到了春末夏初的田野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践行着阳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的精神。
游览完毕,同学们意犹未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村前的广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起建筑模型来。好像要与几百年前的建筑师们比比高低,他们精心设计,细心施工,头上渗出汗水也顾不得擦,小心翼翼地搭建着自己的房屋。一个小时过去了,同学们的建筑设计颇有成效,看,一座座青砖青瓦的“房子”还不错嘞!
这次研学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但是活动丰富而扎实,既有认真的研学活动,也有开心的放松,可谓劳逸结合。黔山秀水,处处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就能成为独具本土特色的不竭的教育资源,让学子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成长的精神动力。
开营仪式
1班鲍家屯民居合影
1班鲍家屯四合院合影
1班学习制作面具
7班鲍家屯合影
7班聆听鲍家屯支书讲话
7班云山屯合影
12班鲍家屯合影
12班水质检测
12班学习刺绣
16班博物馆合影
16班地戏面具成品
16班进本寨前听介绍
19班鲍家屯合影
19班认真聆听鲍家屯传人鲍师傅讲解
19班屯堡文化博物馆认真学习
21、25本寨合影
21班参观本寨
21班制作建筑模型
24班参观纺线
文:高一年级组、教育处
图:高一年级组、教育处
上一篇:探影视奥秘 品秦汉风华——贵阳一中第一视角下的秦汉简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篇:贵阳市第一中学帮扶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工作队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