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根据教育联盟“‘苾园优师’教师发展‘三自’工程”建设要求, 5月29日上午,我校舞蹈、历史、地理三个教研组在科技馆一楼舞蹈教室共同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跨学科融合课例展示及研讨活动。“苾园名优教师”杨秀万研修工作室、张军研修工作室成员及我校其他学科教师代表、实习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课例展示、说课议课、活动总结三个部分组成。
【学科融合课例展示】
本次课例以“我是谁,多维视角下的丝路明珠——敦煌”为主题,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由舞蹈教师张军、历史教师聂娟及地理教师邹天琦三位老师共同执教,以舞剧《丝路花雨》为引线,深度融合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对敦煌的兴盛进行分析, 旨在通过多维度的视角,深入了解敦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综合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讲求教学实效,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感受敦煌舞蹈之美
课前热身环节,师生共舞同乐,引人入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张军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听乐舞动”的热身活动,放松心情和肢体,吸引学生提前进入舞蹈学习状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舞姿风格判断”的情境导入:再现世界舞蹈日令人印象深刻的几种舞姿,三位授课教师分别现场表演舞蹈,学生根据不同舞姿判断舞蹈风格类型,由此生动巧妙地引出课题。
讲授新知环节由张军老师简介舞剧《丝路花雨》灵感来源、题材内容、艺术贡献,学生欣赏舞剧精彩片段(英娘反弹琵琶舞),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视听动情感知、动心体验、动脑分析,在美育浸润中探究发现敦煌舞姿特有的( S)型曲线运动规律和舞姿特征。设问激发学生探知欲望:敦煌舞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舞姿?
●在历史长河中探寻舞姿成因
该环节由表及里,逻辑递进。聂娟老师引导学生分别从三件不同形式的文物入手,结合丝路的路线图、丝绸之路上的王子们、使团们、书吏们、商贩们、农人们、匪徒们等人物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敦煌舞蹈包含希腊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及中华文明,其独具特色的S造型舞姿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地理环境对于敦煌文化的促进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邹天琦老师以诗人课,指出玉门关、阳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地理知识分别从敦煌的地理位置、气候与植被、地形与水文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敦煌文化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沙漠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敦煌的璀璨文明。
●体验艺术之趣,跨学科融合探敦煌盛衰之因
张军老师强调了敦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文化长期交流的汇聚地,在吸收借鉴外域文化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此外,引用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之言,突出敦煌艺术的价值影响。
艺术体验环节,学生自主选择并模仿敦煌舞姿,教师示范引领、学生带着激情体验艺术之趣,通过活动加深理解敦煌舞蹈 S型曲线运动规律和舞姿特征,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此时张老师却话锋一转,提出新的思考:敦煌文化一度繁荣兴盛,后来为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基于问题,三位教师再次融合舞蹈、历史、地理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思考。聂娟老师在历史变迁中探寻衰落原因:我是一场战争——安史之乱 ,嘉峪关两次关闭。生动讲述、总结原因: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敦煌渐成荒凉之地。
邹天琦老师从地理角度深情演绎“我是一湾泉水,我的涨落盈缺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楼兰灭国与丝路衰落: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地矛盾激化等原因,使东西交流减弱,丝路地位下降。
●学生活动、任务驱动: “我是谁”——讨论分享
播放视频《中国微名片 世界遗产 莫高窟》后,三位教师分别以“我是敦煌的飞天,飘然旋转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盼;我也是一川星悬,斗转星移映照着敦煌的沧海桑田;我还是一尊佛塑,面貌神态见证着敦煌的兴衰变迁”“我是敦煌的一粒沙、一段历史、一个梦”抒发心灵感悟,诗情画意又意蕴深刻。
活动:“我是谁?”——小组讨论、分享展示过程中,各小组代表有感而发、畅所欲言:“我是穿越时代的风、是扎根沙漠里的树、是载着文旅与经济繁荣的航船,是奔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我是……”。此环节已点燃学生心中之火,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用第一人称建立自己与敦煌无法割裂的联系,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及主人翁意识。从艺术感知到文化理解,理性思考、诗意表达敦煌盛衰之思,探索未来发展之道。
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敦煌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今日敦煌在一带一路的蓝图下,将带着古丝路的开放包容、交流融合、共同繁荣的精神,继续传播敦煌文化、中华文化、和平友爱之梦。
【说课议课】
课后授课教师进行了简要说课,不少观课教师表示本次课例融合立意新、形式美、内容好,收获多,并分别从不同层面进行议课,积极深入探讨,也提出了如小组位置安排、图文比例大小等细节上的建议,授课教师认真记录,虚心求教,表示将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及同行建议与教师自身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迭代更新!
【活动总结】
本次学科融合课例展示与研讨,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打破学科壁垒,在课堂教学中不着痕迹地渗透了舞蹈、历史、地理学科知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绘画、诗词、哲学、经济等相关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在观察、聆听、思考交流与分享展示的学习过程感受敦煌舞蹈之美、体验舞蹈艺术之趣、敦煌文化内涵之深,从而获得艺术享受与能力提升,三门学科同上一堂课,共研一主题、却从不同角度串起知识点,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三位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走下讲台,亲切交流、轻松互动,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好,学习效果佳。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感受敦煌的独特魅力。这种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撰稿|刘霞
图片|刘霞 杨秀万
编辑|周嵘林
一审|张军
二审|赵爽
三审|巩国忠 张忠华
上一篇:【苾园周会】愿世间美好,接“粽”而至
下一篇:【苾园荣耀】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