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同济大学贵州招生组组长刘玉柱教授一行莅临贵阳一中交流,双方正式签署“苗圃计划”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贵阳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强,副校长谭美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曾强校长对刘玉柱教授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贵阳一中作为贵州省首批重点中学,近年来依托“丘成桐少年班”等平台,持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同济大学自在贵州推行“苗圃计划”以来,通过大学教授入校指导、创新实践学分互认、本硕博贯通培养衔接等机制,为贵州学子搭建了优质成长通道。此次合作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基础学科共建。依托同济大学基础学科资源优势及“丘成桐少年班”创新教育平台,开展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项目制学习,为国家选拔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提供更多渠道。二是师资联动。通过“双导师制”实现大学教授与中学教师联合教研,提升科创指导能力,同时也能让中学教师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三是资源互通。共享线上科普平台与创新训练资源,打破地域教育壁垒,同时在创新实验室、数学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中得到同济大学的指导。
刘玉柱教授强调,“苗圃计划”历经了三个阶段迭代,2012年首创中学“兴趣小组+学分前置”模式,2019年升级2.0版构建“7个1”信息化工程,2024年延伸至初中形成小初高一体化培养链。此次在贵阳一中设立卓越基地,标志着该计划3.0阶段在西南地区的深化,未来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及选拔。全面合作,深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入选同济大学“苗圃班”,由同济大学安排专家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二是共建创新实验室。同济大学支持中学建设STEM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全域辐射。以基地为枢纽,联动贵州省内其他中学共享课程与实验资源。
据悉,贵阳一中是贵州省首个“苗圃计划”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将联合开展精品线上大学先修课、暑期大学先修课、开展科普类以及大学宣介类讲座活动,推进科学教育实施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大中衔接人才培养体制。
图文|吴慧娴
编辑|李游佳
一审|韩晖
二审|赵爽
三审|张忠华 谭美金
上一篇:聚焦课堂情境分析,赋能教育创新发展——苾园名师赵楠工作室组织开展AI课堂观察循证系统培训
下一篇:桃李春风绽锦绣 巾帼皓月书华章 ——贵阳一中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