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15日,高三年级学生陆续返校并在学校安全的学习和生活,这背后凝聚着一中人将近一个月的智慧和付出。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的周密部署下,学校提前做了方方面面的精心准备,而信息科研处更是密切伴随了整个的工作流程,在以下方面发挥处室的独特作用——
1.精心建设和维护疫情监测设备,保障人员出入安全。在师生返校这个关口上,信息科研处尽了最大的努力。及时完成1号门卫室两台红外线测温仪的安装和测试,完成门卫室两个通道的人脸识别系统安装测试,完成师生考勤与健康监测钉钉打卡机安装测试,为方便教学区远程教学,办公区WIFI全覆盖施工。这些为保障学生安全快速进入校园、方便教师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的设备保障。
2.在学生返校前进行高三教学所需教室所有电教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全处室人员完成了包括希沃大屏、校园广播、铃声、直播信号、高二高三组团Wifi等设施设备的安装、检查、调试和维修,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为高三开学典礼、高三家长见面会等在线大型活动作了最优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服务,为高三教学和师生在校活动作好全面的技术服务。
3.精心保障远程钉钉办公平台的运作。为老师们填报疫情信息、行政打卡、各部门报修提供了绿色通道,有力保障了高一高二年级通过钉钉平台布置和检查作业、进行网上辅导等工作的正常展开。
4.继续为“空中黔课”的录制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5.配合录制室内健身体操,服务健康教育。
5.完成上级领导到校视察工作的场景拍摄。先后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赵德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俊,观山湖区卫生局领导,观山湖区区长等领导到校视察检查工作,信科处为学校宣传报道作了有力支持。
6.处室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学生返校的迎接和走读学生放学返家的秩序维护,尽心尽力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方便。
7.通过微信公众号,不间断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上传几十篇公众号文章,传递正确的信息,为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做出了贡献。
8.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大力完成校本教材《百年杏坛,文采风流》和《核心素养,学科智慧》的编撰和审改工作。
9.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主持申报“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取得成功。
为了完成各项工作,全处室每位同志可说是倾尽全力。在疫情严峻的年关后,两位处室主任初七就到校参加学校各种工作的商讨和实施,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协助市里拍摄宣传片,大家没有半点推诿,桌子上堆积的方便面便成了一日三餐,却没有一个同志喊苦喊累;为了尽快在学生宿舍安装测温仪,宓成副主任、陈斌老师几夜值守,陪同工程人员施工,现场指导,严格要求,经常误了饭点,靠零食暂时充饥。复学前,为了保障开学的安全和快捷,处室人员配合校门、教学区、报告厅、教室、楼道等各种设备安装,不分昼夜,希望赶工赶时能迎接好高三年级返校的第一个小考。
在迎接学生返校的时刻,被安排到的同志都能准时到岗,坚守岗位,帮同学搬运行李,不论男女老师都义不容辞;在护送学生中午从寝室到教学区的过程中,处室人员严格值守,为孩子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校本教材的编撰和审改工作、 “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的成功申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石、进一步沉淀了一中的百年文化。
每一个温暖的问候,每一个小小的守望,每一次深夜的伏案,每一种坚持,都是因为心中的责任感。我们相信中华民族能共渡难关,在我们为武汉前线一个个拼力前行的白衣天使感动的时候,当我们为新冠肺炎夺去的生命而扼腕叹息的时候,我们觉得今天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深信这一滴滴生命的洪流,终究会汇成大海,托起每一座生命的孤岛。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关闭的城邦无法阻止病毒的蔓延,真正的解药是信息合作和再次团结。”信息科研处在贵阳一中大家庭里,力尽所能,守好职责,发一份光热,为全民战疫胜利而奋斗!
供稿:信息科研处
撰稿:余振南、龙圣武
2020.3.21.
上一篇:相遇美好 相遇校园
下一篇:新教师感悟——回望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