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 李兰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两个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凝聚成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打赢非常了不起的大国战“疫”。寒冬渐渐过去,再次回望这段时间在神州大地上上演的种种,我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钦佩自己的祖国;而在这个假期,虽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返校,但是学校尽心尽力尽力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诠释“三全育人”的真谛。初入职的我,能加入这样优秀的集体,又何其有幸。
国家有担当
一个十几亿的人口的大国,是如何实现政府一声令下,即便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时节基本做到人人居家?这样一个大国,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实现物价没有疯狂上涨,没有出现动乱恐慌?在外国人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堵住疫情扩散的口子,中央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毅然决然地下令将武汉“封城”,地方各级政府也迅速响应,限制本区域内人员的流动,尽全力阻断疾病的传染。在武汉的医疗资源被击穿后,中央政府又紧急从全国各地征集医疗队支援湖北,仅用十天左右时间就建立起了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以及数十座方舱医院,让世界见识了什么叫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为工厂、企业复工复产做足了准备工作,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就是中国格局,中国远见!
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彰显了自己的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内涵,无论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坚强的后盾,带领中国走过荆棘、走出寒冬。
人民有力量
在疫情爆发的时期,我知道有些病人撕开医生的口罩,冲医生吐口水导致医护人员感染;也知道有一些人趁着疫情期间囤货居奇,发国难财;更知道有一些人为了获取关注度,就夸大甚至扭曲事实,传播谣言,使得谣言此起彼伏。不可否认,人性确实有自私的一面,尤其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弱点更加明显与可憎。
然而我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闪光点。心怀感恩的患者始终是多数,鄂州人民在街头拉着横幅表示对贵州医疗队的感激之情,甚至有老人手拿国旗跪谢致意,这种情感让隔着屏幕的我都泛起点点泪光。透过镜头,我还看到很多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安危,尽力抢救每一位病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防疫一线,累倒在“防疫”战线上;许多生产医疗物资的企业加班加点的生产,却将生产出的产品无偿捐献给前方;还有帮助小区住户购买物资的志愿者们、保障电力通信的工人们、确保物流通畅的快递小哥们……灾难中,人性的美熠熠生辉。
我想起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今天,我们仍然具有这样的人,虽然处于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但是在这样浩浩荡荡“战疫”过程中,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自身安危,舍生取义,只为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自由的呼吸。我们国家的强盛,正式靠着这样一批批人前赴后继奋斗出来的,他们是新时代下中国的脊梁、中国的力量!
一中有温暖
疫情肆虐的当下,我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贵阳一中的温暖,我为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感到自豪。
一中的温暖在对学生的关怀中闪光。由于疫情严重,今年的开学时间一拖再拖,家长着急,学校同样着急。终于在3月16号,高三的学生开学了,为了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不意外,学校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摸排高三学生、教师的情况,对学生的住宿、饮食、学习环境都做了调整,发起“2+2+N”党员、领导、干部“点位护学”志愿服务,每日都有值班领导与老师坚守在在学校门口、寝室等各处,心理咨询中心也一直有老师驻守。虽然高一高二的学生依旧是在家通过网络学习,但是除了常规的网课,学校另外又安排了钉钉直播习题课,对每一周学生的作业量都作了一定的要求,科任老师也会通过钉钉平台补充知识点,学生在家不停学,教师在家不停教。一中高度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学校关心着学生的学习,也忧心着学生的安危。“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学校的种种行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一中的温暖在教师群体涵养中得以延续,学校承担了高一年级空中黔课的录课任务,很多老师因为要录课,甚至没有精力关注自家孩子的学业,没有时间照顾家人,但是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抱怨,大家都以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自豪。我也知道,播出来的每一堂课,不仅仅是录课老师的心血,背后还凝聚了很多老师的心血,但是没有人吝惜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就是为了呈现出一中最好的状态,给学生呈现最好的教学。
病毒无情人有情,生在这样好的时代、如此强有力的国家,一中的学生是幸运的,一中的老师也是幸运的。
结语:再黑的夜,总会迎来黎明;再冷的寒冬,总会迎来春满人间。
上一篇:风雨同舟战疫情——贵阳一中信息科研处工作简报
下一篇:春分·既见花开 ——贵阳一中2020届高三学子返校心得体会选摘(一)